【Darren会客厅】澎湃研究所丨问策上海2025:上海可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会展之都

2021年起,我国将实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上海也将迎来自己的“十四五”规划实施期。纽伦堡会展中国董事总经理Darren Guo先生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就上海如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宜居城市等事宜建言献策,作为澎湃研究所“问策上海2025”专题的访谈嘉宾之一。
 

澎湃新闻 王基炜 制图

我是在上海出生,德国长大,但对上海的感情一直没变。很荣幸能从2015年开始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我觉得,上海发展的速度,很明显已经在全世界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不管是同一个公司的德国同事、合作方,还是德国中小企业的负责人,他们初次来到上海,都对这里的发展感到非常惊讶。

作为会展行业从业者,我个人非常期待2020年的进博会,因为作为官方展会,进博会是我们展会行业了解国家政策和国际贸易合作大方向的窗口。尤其是在疫情后,全球贸易链受到了严重打击,上海政府能够持续推进进博会,可以增强国际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也会为我们会展行业带来业务拓展的新机遇。

01

打造会展之都,上海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打造会展之都,我觉得上海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方面的优势,而不是参照某一国际城市的标准,那样会丢失上海的独特性。一些展会的主办方选择在上海办展,原因可以一分为二,一方面是看中了上海作为国际都市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上海及周边有更多未来的行业和科技企业,这两方面是上海继续发展会展行业的主要潜力。

一个城市要成为会展之都,需要满足很多细节,比如交通、设备、市场环境、贸易开放程度、税收、社会接受度等等,都要不断提升。我认为,上海目前在交通方面的投资做得比较好,许多交通方面的改造工作让这座城市的出行变得更加便利。第二点,上海市政府给出的支持性政策对会展行业的成长帮助很大。今年七月,我们能够成功在疫情后再次重新开办展览会,也得益于政府机构在具体审批工作层面的支持。

不过,会展行业的发展不仅要从税收等政策方面考虑如何吸引企业来参展,更要考虑展会的观众质量、展馆的配置和展会的资质,因为这些也是吸引展会主办方办展,吸引企业参展的决定性因素。

上海可以进一步参与提升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吸引更高质量的观众。如果观众在上海参会的同时能够与长三角地区的上下游厂商和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他们参会的意愿会更高。

在展馆配置方面,上海已经非常成熟了。世博展览馆、新国际博览中心这样的大型展馆,已经可以充分匹配展会主题需求。国外很多大都市都只有一个展馆,至多还有一到两个小型会展中心,上海已经建设有三个大型展馆,能够说明上海会展行业的潜力。

在展会资质方面,我们非常希望政府可以进一步支持更多有需要的企业了解和加入全球展览业协会(UFI)。因为从会展行业来讲,UFI代表着国际水准,能够加入UFI,就代表着一种质量保证。参展商和观众如果看到一个展会的主办方是UFI会员,就会对这个展会的数据、质量和运营有清晰的认知:这是一个具备国际标准的展会。

02

在培养人才方面,国外的双轨制教学值得我们借鉴

整个会展行业在近几年一直面临人才危机,因为我们与其他行业相比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同时又存在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国内少有大学去推广展览行业这样的课题和开发相关课程。

在培养人才方面,国外的双轨制教学值得我们借鉴。德国就有双轨制教育,学生可以做到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德国有许多以技术教育为导向的大学,教学内容不只是理论,还会设计一些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工作六个月,再读六个月的书,让学生毕业的时候有足够工作经验,同时也有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我们会展行业,也能帮助很多科技类行业去自己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

年轻人进入双轨制教育可以获得更多实习经验,企业也因此倾向于招聘这些人。这其实反过来也给了企业一些机会,当这些年轻人在他们的企业中实习的时候,就已经跟企业建立了联系,如果企业提前发现了一些人才,可以更早地与人才接触,减少磨合时间,提高聘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会更倾向于设立招聘或培训青年专业人才培育项目,将人才“收入囊中”。对年轻人来说,他们寻找工作的过程也会变得简单得多。

中国现在需要更多蓝领以及新兴行业的人才。在未来,我们当然希望可以有更多大学在上海支持会展这样的行业发展,我们也愿意去跟大学合作,为行业多培养一些年轻的人才。

03

上海是不是可能有自己的中央公园?

上海这个城市非常庞大,生活节奏也非常快,这样的一个大型城市想要去成为一个“全球卓越城市”,对环保设计的要求应该是很高的。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上海的绿化程度还可以继续提高。在发达国家,城市绿色覆盖的设计都是很完善的。比如美国的首都华盛顿特区,是一个相当政治化的中心,人口众多,也有贫富分化的问题,但它的绿化设计却非常人性化,这一点在波托马克河(Potomac River)两岸非常明显,绿化后的空间把各类人聚在了一起,绿化让工作压力非常高的居民成功找到了自己的休闲空间。

绿色规划上去以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会有很大的提升。上海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生活节奏非常快,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花在了工作上,绿色规划是缓解大都市生活压力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

我相信再过几年,上海肯定不止有外滩,如果从绿化角度考虑,我们是不是可能有自己的中央公园?我一直觉得,徐家汇打浦桥附近新开发出来的绿色空间其实做得不错,但是目前还没有完全完善。

其实中国的大城市,在这方面一直都有很大的需求,纽伦堡本身就在办全球最大的绿色规划展览会。每隔两年我都会回德国参观学习,我发现,他们提倡的许多打造公园的理念,其实包含很多亚洲的传统元素。

中国有自己优秀而悠久的花园传统和园林文化,我觉得不利用起来很可惜,上海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实现绿化的更新,无疑能够加强上海的城市性格。日本的大阪或者东京有一些花园,就完全体现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性格。植物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能让城市的个性标签更加有特色。

澎湃新闻记者 马一鸣 采写

来源:澎湃新闻

媒体联系
地址:上海市天目西路218号嘉里不夜城第1座3507-3510室
电话:+86(0)21.6036 1249